先说为啥选择绿联,主要还是硬件配置确实给力,各端 App UI 和体验都还挺不错的,做工整体上也比二三线小牌子要好不少,刷系统容易,实在不行直接刷成 Debian 或者 PVE 。UGOS Pro 最近民间反馈也是大有改进,很多人说已经很成熟了,各种大小 up 也在拼命推。然而很不幸,经过一周的深度(浅度?)体验,这个系统对于我来说致命的问题远远多于优点,最后在一次权限升级的死锁 bug 后,我彻底对它失去了信心,换回了 Debian 12+ZFS+Docker+Virt-Manager 的方案。
-
这个系统的权限配置非常奇葩,用户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都是 777 权限。我不知道绿联内部的工程师是怎么考虑的,但这么卧槽的配置方式我只在绿联见过,飞牛和群晖都是正常的。而且即使你改对了,绿联的这个 SB 系统会帮你把权限定时改回去。这带来的一个衍生问题是 ssh 没法证书登录。当然了我知道可以写个脚本监控目录不停的改成正确的权限,但这个问题本来就不该出现,而且这么做也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副作用,比如见下一条
-
某次我登录系统之后发现绿联要求我“升级权限”,而且没有取消和跳过的选项,只有一个按钮就是升级。然后点击之后会在那转圈,若干秒之后提示权限升级失败。并且只有一个按钮让我“重试”。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存储空间会离线,然后循环这个过程。我确认了一下文件系统并没有损坏只是被强行卸载了,但是这么抽象的过程和不稳定性让我彻底对绿联的这个系统彻底失去信心。
-
这里我并没有对系统做什么调整,包括 home 目录下 777 的权限我都没改,最多就是在系统目录之外 rsync 了一些我自己的文件进去,我不知道触发了绿联什么神奇 bug 导致直接挂逼。
-
绿联对 UPS 的支持方式很抽象,收到断电信号过几分钟后不会关机而是“待机”,然后 UPS 彻底没电之后系统直接强行关机。这意味着如果待机过程中出了什么 bug 或者有什么不规矩的程序唤醒硬盘了的话,就直接 BBQ 。我不太理解这个设计逻辑,是绿联搞不好来电开机索性直接采用意外断电去处理停电吗?
-
BTRFS 快照至今没有上线。这个是之前 Q1 做的预告看起来是鸽了,隔壁飞牛已经上线了。这个我也不太理解有啥开发难度,可能是测试过不了?说到绿联的这个 BTRFS ,send/receive 是用不了的,因为绿联往文件系统里加了些私有的 ACL ,也可能做了些魔改,反正是没法直接 send 到标准的 BTRFS 系统里去的。绿联自带的备份功能暂时还很残疾。
-
影视中心刮削不支持忽略文件夹。Plex 、Emby 、Jellyfin 这三家甚至 infuse 、飞牛都支持某种方式忽略特定命名(比如 Extras )的文件夹,这对于各种动漫、电影的资源是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能,而且实现上也非常简单。没有忽略功能意味着只能把里面的杂项视频手动挪到别处,这压根就不现实。我不知道为啥那么多评测绿联影视的 up 一个都没提这一点,难道他们下的资源都是裸视频?
-
文件共享不提供任何粒度控制,只能要么打开服务所有文件夹都共享出去,要么就彻底关掉。与之对比 FNOS 是支持控制可见范围的。
总结:如果你是完全就不进 Terminal ,全程使用绿联的 webUI 和客户端完成所有操作的小白,那绿联作为(不是特别可靠的)大号网盘用其实还行,大部分操作都很直观,但请一定不要暴露到公网 IP ,只使用 App 穿透和局域网访问就行了,家用范围应该还是安全的。绿联工程师的安全素养非常差,很多设计问题感觉完全是 Linux 新手才会犯的错误。
而如果你需要进入 Terminal 完成羸弱的绿联系统不支持的功能的话,那完全不建议你使用 UGOS Pro 系统,刷个发行版 Linux 或者用 TrueNAS 、unRAID ,或者飞牛黑群都是更好的选择。绿联的这个系统可能就只能保证在闭环内不出现问题,你随便改点啥都可能直接炸锅。另外我浅浅尝试了一下飞牛,整体来说确实比绿联系统设计(不是指顶层应用)要好很多,基本没有太大的槽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