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警告( dog ),不说废话。

我的频道是做干啥的?

领域 受众痛点 我的价值
手机系统评测 选择困难/功能不透明 深度/真实体验

我专注于深度测评 手机操作系统(如 HarmonyOS NEXT 、ColorOS 、OriginOS 等),帮用户看清手机系统的功能细节、隐藏功能、长期使用体验,也会对比不同手机系统的同一功能的差异,避免盲目换机。


手机系统测评的维度(我会比别人讲得更细致)

功能方面

  1. 实用性: 是否解决用户真实痛点?
  2. 创新性: 是否有独家功能?是否有功能彩蛋?
  3. 稳定性与兼容性: 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比如小窗功能在竖屏和横屏中的表现。
  4. ...

交互方面

  1. 直觉性: 操作路径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是否需要学习成本?
  2. 反馈机制: 操作时的视听反馈,震动反馈,动效反馈。
  3. 容错设计: 误操作后能否快速撤销?复杂操作是否引导?
  4. ...

UI 细节

  1. 信息层级: 核心功能是否优先展示?功能入口是否藏得太深?
  2. 一致性: 页面布局和各种图标样式、字体样式是否协调?
  3. 动效: 流畅度如何?是否服务于功能?
  4. ...

受众分析

  • iPhone 用久了想换安卓,但不知道哪个安卓系统适合自己。(这也是我做这个频道的初衷)
  • 安卓机换安卓机,纠结系统体验的用户
  • 平常懒得自己摸索系统,想看视频发现自己没注意到功能
  • 单纯想看看其他手机系统怎么样的,或许将来会心动某个点就换机。

我想咨询大家的问题

日常选题不清晰

虽然我自己是看数码视频的用户,而且看了很多年,但真要自己做频道,对选题会很纠结。大概会在两个选项中纠结:

  1. 别的博主不讲的功能细节。比如我一个音量条都讲了 6 分钟,播放量低。
  2. 随波逐流,讲热度高的。比如 AI 功能。

选 1 的话,播放量低 = 反馈弱,当做一个东西缺少反馈的时候,坚持是很难的事情。

我在去年做过 3 期长视频,30 分钟的深度测评手机,结果是前 2 期流量不错,十几万播放。 但因为想一期比一期做得更好,所以制作周期越来越长。 当一个人面对无反馈的创作型工作,身心都累。 分享手机系统的细节确实是我的爱好,在经历过 3 期长视频的尝试后,我明确自己对爱好的要求是能带来更多及时反馈的,不论结果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做的事情是需要能快速迭代的,不论结果是负优化还是正优化。

选 2 的话,那我和其他博主能有多大差别呢?

长期来看,我是想这个频道能带来收益的,所以需要做出差异化。我的视频既需要讲比别人更多的细节,我又有一份程序员的工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追热度,几乎不可能。

视频观看体验

我明确知道视频的内容是最高优先级的, 但观看体验也是需要持续优化的。我会持续优化剪辑的速度,比如用更多的插件,实现更高效的剪辑,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提高视频的观看体验。

如果你有空,可以去看看我最新视频(讲纯血鸿蒙的独家壁纸,不是推广哈,想看就看)

  • 我的视频节奏怎么样?你看得下去吗?在哪里开始看不下去了?你觉得可以怎么改进?
  • 我的视频呈现需要怎么样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加入更多的视觉引导?加入更多的音效?放慢我的语速?换一个 BGM ?又或者视频内容需要更有深度吗?什么都可以提!在不增加大量工作量的情况下,我听劝的

我为什么会在 V 站这种程序员论坛问这个?第一,问做视频专业人士反而会偏离观看体验,各位虽然是程序员类的职业,但是没见过猪跑还没有吃过猪肉呀,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只是不能明确表达,但往往更关键。第二,我天天上 V 站摸鱼,我知道这是个能正常讨论的社区(大部分时候)。第三,在 b 站问过了,反馈太少。第四,我身边人没人是做视频的,就我在尝试,没人能和我讨论。

我要不要按系统模块慢慢出视频? 要不要加入更多的系列视频?

今年我是分了三个系列,HarmonyOS NEXT 、ColorOS 、OriginOS 以手机系统分为三个系列,按一个个模块慢慢讲,比如息屏模块,锁屏模块,壁纸模块...。

系列视频做的数量起来了,观众一进我的频道就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或许更容易得到关注?我是不是可以优先讲有趣点的模块呢,还是按照使用顺序:息屏 锁屏 壁纸 桌面 负一屏 文件夹...

要不要做长视频,30 分钟的那种?

我是不是可以分期讲各个模块再拼接成长视频?

我现在内心有点害怕直接做长视频。第一,周期太长,反馈不足。第二,不愿意再投入金钱买新手机了,现在手机都多到用不完了,也不想花时间买了又卖,卖了又买,二手交易是件麻烦且耗时长的事。

我要不要做跟其他领域相关的内容?

看数码区的用户或许对 AI 工具、提高效率的工具、有趣的网站,这种内容也挺喜欢的?我要不要偏离目前频道的领域,去尝试做这些内容。

我平常会主动收集更高效的工具,我喜欢提高效率,内容倒是有挺多可以输出的。

要不要做抖音小红书这种短视频平台?

我目前就是把长视频直接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平常都不上去看数据。 如果要在短视频平台上做 5 到 10 分钟的长视频,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前天打算尝试把我的视频,缩小放到竖屏的比例观看, 类似 https://imgur.com/a/BNpEmrF, 套个好看的壳子,中间绿幕放视频, 但突然想起来竖屏视频是无法触发抖音的“全屏播放”,纯竖屏的话,我的视频的观看效果极差。

我去年做过一期小米手环 9 的视频,10 分钟的中长视频,放上抖音后,我就没管了。播放量竟然快 30 万了

最后,提前感谢对我视频制作的建议,这是我的频道: https://space.bilibili.com/1476856617 小弟我也是第一次运营频道,确实做得一般,但我会持续进步。

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推广,我是真诚想获得建议,所以放到了“问与答”节点。之后如果我真要推广的话,我肯定会送礼物啥的。

举报· 1962 次点击
登录 注册 站外分享
18 条回复  
buf1024 小成 3 天前
这个赛道太多大 v 了,你做不下去的
knockkey 楼主 小成 3 天前
@buf1024 不全职应该还好吧
jeesk 初学 3 天前
支持楼主, 如果自己能够持久的输出肯定有回报。
tootfsg 初学 3 天前
国产全员内置底层反诈,这让我彻底不关注国产手机相关的内容了。我倒是会经常关注笔记本电脑,比如我最近比较看好,thinkbook14+ 2025 ,惠普战 66 2025 ,dell 14/16 plus lunarlake 。
knockkey 楼主 小成 3 天前
@jeesk 谢谢!
knockkey 楼主 小成 3 天前
@tootfsg 了解~
jianghancool 初学 3 天前
兄弟,首先忽略掉所有那些给你泼冷水的。坚定做! 然后说说执行层面的事,从你行文看得出你是个体面细腻的人,你做的东西肯定比别人细致,这是个巨大的优点也是个包袱,现在的人可能没那么多耐心一点点看,我也是好不容易看完的。你做视频的时候我怕你也这样,首先你就先别创新,别人怎么拍火的你就逐帧模仿,有点流量再开始微创新,一上来就自成一派成功率不高。然后视频有点播放量的那些一定及时投流给轰起来,趁热打铁。你上面所有的规划不可能都是对的,也不可能没有对的,要摸着石头过河,先硬硬的启动起来,慢慢迭代。坚定信心,坚持你自己的主意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坚定不移的迭代一定可以成功! 加油哈!!
radio777 小成 3 天前
楼主应该先分析一下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以跟着大 V 模仿着先做几期试试。
danhahaha 初学 3 天前
受众太小,需要了解系统的人有多少?主动去摸索系统功能,比较各个系统的人有多少?比利太过小了,即使做到最好,能有多少用户?个人感觉你这个还是没有做过调查,陷入了程序员的思维圈子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