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刚刚经历考研失利的大龄考生,目前正处于迷茫期,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情况,并听听大家的意见,帮助我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
背景介绍
我报考的是某 Top 5 计算机专业的全日制( 11408 ),当初选择这个学校和专业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我能力范围内能够争取到的最好机会。
初试成绩出来后,本以为没戏了,但后来发现过了专业线 10 分,于是开始全力以赴准备复试。
然而复试表现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本科背景 :我本科并非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期间的成绩也很差,几乎没有什么亮眼的经历。
自学转型 :毕业后通过自学进入软件开发领域,学习方向比较广泛,但缺乏系统性。
复试内容 :为了准备复试,我做了一个与专业相关的项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部分结论(过家家科研)。然而面试时这些内容并未被重视。
机试表现 :作为复试的最后一环,机试也没有发挥好,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
当前心态
复试结束后,我觉得考研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于是开始考虑回归社会就业。毕竟,我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重新找工作似乎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然而,冷静下来后,朋友建议我可以尝试调剂,这让我又有些动摇。毕竟,这次考出来的分数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如果直接放弃,总觉得有些可惜。
- 考研的目的
我对计算机有着很深的执念,具体来说:
技术追求 :除了软件开发,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技术原理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深入学习这些知识。
个人成长 :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沉浸于知识中会让我感到满足。
环境优势 :校园的学习环境相对纯粹,能够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接触到更多前沿的知识和资源。相比之下,社会的工作环境更加功利化,个人成长的空间有限。
导师关系 :我也接触过一些导师,虽然他们类似“老板”,但我有心理准备去适应这种关系。
- 求助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我想和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要不要调剂?
如果选择调剂,可能会去到一些双非或普通 211 院校,但依然有机会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然而,调剂的学校和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是否应该直接就业?
如果选择就业,我可以利用现有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积累,快速找到一份工作。但这样一来,我可能会失去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机会,未来也可能难以再回到学术环境。
如何权衡短期 vs 长期收益?
从短期来看,就业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但从长期来看,读研可能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更有帮助。大家怎么看?
- 小结
总的来说,我目前的心态还算平稳,但面对考研失利的结果,略微有些迷惑吧。希望各位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能分享你们的看法,帮我分析一下是否应该选择调剂,或者直接回归社会工作。
感谢大家的时间!期待听到你们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