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条回复  ·  14381 次点击
yzxhzxsw 小成 2025-3-24 09:47:33
同事的富二代朋友经常说:我家三代经商,凭什么输给你寒窗苦读十年
longzhou6431 小成 2025-3-24 09:52:33
@ysxb1145 请仔细研究“人穷志短”这四个字
meteor957 初学 2025-3-24 09:53:41
你们是没听过供需关系吗
longzhou6431 小成 2025-3-24 09:54:14
@zuosiruan 你把家里的小孩送到上海读书,如果是庸才,照样上不了学,国际学校又需要钞能力
longzhou6431 小成 2025-3-24 09:54:45
@meteor957 哈哈,精髓呀
dacapoday 小成 2025-3-24 09:55:23
物以稀为贵,人人觉得读书有用的时候,读书无用。人人不爱读书的时候,读书有用(文革,工农兵大学生)。 另外一个问题是,门槛不断提高,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本硕博读完接近 30 岁,即使有足够财力支持,时间和机会成本也非常高。
followNew 初学 2025-3-24 10:00:25
以偏概全是一种感性认知,结合自身更觉得能印证某种观点,不能理性思考往往会作出错误的决定。
xiaozecn 小成 2025-3-24 10:06:14
正是因为读书才能让你有了"读书无用"的想法。否则还在天天吹备战,赢赢赢,和欧美完蛋了之类的言论。
yh7gdiaYW 小成 2025-3-24 10:07:49
完全没感觉到,周末刚和我爸退休前带的最后一届毕业班学生聚餐,校招找的工作各个都很好,你觉得读书无用说明读的学校还是差了点
woodfizky 小成 2025-3-24 10:11:41
中国教育和就业环境不匹配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 先只看高中的情况:9 年义务教育+3 年高中,每个人学习量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了。 然后高考完,闷在高中里 3 年的小屁孩,九成九可以说对以后的职业生涯、需要用到什么技能,啥也不懂,然后这里面又有很大一部分,父母也是啥也不懂,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是临时抱佛脚。 读了十几年书,结果这部分人,报志愿的时候选专业和学校,不问张雪峰,啥也不懂,但是这个选择偏偏就很重要,因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很多是很不合理的。大部分文科专业,从就业看来,也是没有存在的必要。 有些人,寒窗苦读,智商,成绩,学习能力甚至比很多人优秀,但是选择了错误的专业,比如什么政治学,比如什么外文或者小语种,甚至一些没听过名字的冷门专业,读完大学出来发现,大学专业没啥用,学不到什么对就业有用的技能,甚至很多技能,不就业感觉也没啥用。很多人学了 4 年,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做的事,不比 DeepSeek 或者 GPT 好。 但是你能就此来下结论说读书无用吗? 我本科专业就是 CS ,必修的课那么多 CS 无关的(当时自认为),什么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虽然现在知道这些课程其实是对 CS 有用的,但是当时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授的老师,都没有着重去讲,这些课程能应用到什么领域,应用场景是如何。实际上如果能好好讲讲 [为什么要学这个] ,我觉得我当时的学习效果肯定不是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飘过,而不是把这门课程知识能应用到什么地方,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技能。 所以读书无用论肯定是可以被证伪的,但是谈读书是不是有用,不如先谈谈这个问题很多的教育体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