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 记录看书和码字日常

XnneHang · 2024-9-26 22:34:47 · 247 次点击

这个帖子下我记录两种形式:


第一种: 1064,568。


前一个代表写新博客的字数,后一个表示续写旧博客的字数,参考之前一个译者的译稿和改稿来的。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发。


第二种: 《书名》 - 可能是一点日记


比如:



  • 今天晚上很早的就去洗澡,并且曲折的打开了一本书,最初的几页我只想着去打游戏,但后面好像平静了一点,倒也有了点乐趣。

  • 看完了,心情舒畅。


也可能唠嗑一点和书的内容有关系的东西。


比如:



  • 有意思的是喜欢的作家即使写着和我一样没水平的废话我也能够忍受,甚至发掘笑点和有意思的地方。这该叫宽容还是偏心?

  • 一个世界再也看不到后续了。大概看不到长大后的小语了。


为了防止自己之后越写越歪提前约束,电影,我可能也会记录。


这里不会记录今天代码写了多少。因为写代码和看书有点根本性的差异,就在于,看书时,我更能够感觉到"现在"的存在。换种说法是一种深入思考自身处境的能力。我希望每天能够有一点时间,能够让我觉得自己是存在于当下的。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为什么突然想这么记录?


当我第一次发现我对时间的观念变得薄弱,开始经常把一周好快挂在嘴边。特别是发现从中秋返校后到下周就国庆,我好像完全不记得这期间我做过什么,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


开始做一件是困难的,我总是更容易顺着自己的本能行动。


以前高中的时候,相比于自习和听课更容易的是看小说,而现在,更容易的是打游戏。


思路来源:


我不看书是因为爸妈太完美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举报· 247 次点击
登录 注册 站外分享
5 条回复  
CRI4250 初学 2024-9-26 22:34:47

支持


树洞多来点日记帖


我爱看

huangbaoleng 初学 2024-9-26 22:34:47

好埃,好久没看书了,很可惜

handsome 限制会员 2024-9-26 22:34:47

加油坚持下去哦

boyang 小成 2024-9-26 22:34:47

come on支持你

Xnne 初学 2024-9-26 22:34:47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的精神家园



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



这里说的是小说。最近在看一些短篇的时候,有的篇目三两行就把我的意识镬住了,有的篇目看了一两页眼神还是涣散不聚焦的,通篇看下来也迷迷蒙蒙。后来我特地看一眼译者,某些译者扫一眼就直接跳过了。想来文字在小说里是很重要的。


王小波的文字我看来是很容易聚焦的,很容易平静下来进入状态。



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



我经常犯的错,太容易被评分影响了第一印象,最后也给出一个和总体评分相近的看法,这样反而少了主见。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的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在课堂上听老师提到艺术这个词,还是理科老师次数更多:化学老师说,做实验有实验艺术;计算机老师说,编程序有编程艺术。老师们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则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要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传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潜移默化。这些都是立刻老师教给我的,我觉得比文科老师讲得好。



在高考后我最初想要报汉语言文学,满心想着写小说。但后来曲曲折折的报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好歹沾了半个Art。


选修课的时候我也选了不少艺术类和文学类网课:佛家艺术,四大名著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建筑艺术等等。


但我后来发现这些所谓的"艺术"不过是在建构一种评判和认知的体系,用上面的话讲,是在讲对错,而不是好坏。本身只做到了科学,而没做到自成艺术。


从这点来说,这点阴差阳错还值得庆幸。



我总觉得度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笔,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看王小波在这里通篇夸王道乾的《情人》,我立刻就去买了那个译本,第一本法国文学,如梦似幻。


后来,我把这本书借给一个女同学后。又有两个女同学来问我有没有《情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