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估团队需要多少人

liang723 · 2025-4-5 22:07:55 · 2631 次点击

楼主进了一家新公司,该公司目前向扩下规模,从哪些维度分析比较好。做的 tob 模式,原先是到每家单位去部署,现在是想集中到云上,做 saas 多租户模式,根据业务线评估吗?譬如一条业务线需要 2 个后端,一个前端,一个测试,一个产品之类的?

举报· 2631 次点击
登录 注册 站外分享
24 条回复  
SageXiong 初学 2025-4-7 15:55:31
@liang723 产品的产出是按团队核算效能的,你不可能量化到每个人。再者,你量化的目的是为了啥?软件开发不是工厂计件,可以有经验曲线来估算,颗粒度拆到这么细,管理成本也是成本,沟通成本也是成本。最后都想量化,最后就都量化不出来。 只是想配人的话 @GuLuDaDuiZhang 说得算是比较中肯的了,一般公司按这个方式来问题不大,本质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问题。不过,你要是想做公司或者团队的 绩效度量 框架,然后来做运营成本的管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davidoff567 初学 2025-4-7 10:44:08
看评论区 AI 神棍闻到味儿就过来了,他们想的是招一个能接受初级工资的人,干前端、后端、UI 、测试 4 个工种的“蒙眼拉磨驴”,资本家都比他们仁慈点
liang723 楼主 初学 2025-4-6 19:07:58
@GuLuDaDuiZhang 很中肯的建议
GuLuDaDuiZhang 初学 2025-4-6 18:05:50
只说研发团队的话,个人感觉主要看需求开发成本、发版速度,如果需求都是各种大功能或者大改开发起来很耗时,那为了保障按时发版要的开发肯定多,例如后端业务逻辑改的多就多加几个后端。发版速度同理,定制多东西要的急,要求开发快,自然要的人也多,还有就是在此基础上最好加点人力冗余,可以临时分出来对付突发的现场问题也不影响版本进度,资本一点就不需要冗余,让手下多幸苦下,但可能还是会影响进度。 然后产品测试,都要 1 个,基本是够了,但不能没有。其中要说下的是测试也是有必要的,研发自测质量难以去竞标,他们很容易想当然的我是这么实现的、我认为是这样的,所以这样的效果逻辑没问题。需要有测试去和他们撕逼,多发现点问题,所以测试起码还是要有一个。除非你的业务是非常技术向的东西,找能测这块的测试很贵,那就多加个研发让研发多点时间自测了。 有闲钱就多加点研发人力加快开发速度,或者加个交互设计优化下使用体验,tob 业务起来后各种定制版本多,一个测试测不过来,到时候就要多加点测试。 总的大致就是一条新业务线,起步需要 1 个后端,1 个前端,1 个测试,1 个产品,后端多就多加 1 个后端,前端页面改的多就多加 1 个前端,一般会是后端要的人多一点,例如 2 后端 1 前端,5 后端 2 前端这样子,具体加多少人真就得领导们判断了,不急的话可以一点点往上加,找到成本和效率都合适的组合,或者大集团内部能协调人力的话,起步先抽调 6 、7 人过来快速搞个成熟版本,后面就留一点人维护迭代就行了。 其实 tob 还有个非常关键的就是售前,销售那些人,能把屎一样的产品卖出去让客户吃下去我觉得是真 nb ,都怀疑是和甲方拍板的商量好了吃回扣。嘛,不过这个也得看具体的产品业务,有些确实要求要有点产品力。
sir283 小成 2025-4-6 17:03:56
@mumbler 煞|笔|东西,吹捏沐呢
liang723 楼主 初学 2025-4-6 13:08:20
@chihiro2014 问题是新业务,在原有的系统上重构。
liang723 楼主 初学 2025-4-6 13:05:56
@SageXiong 这个方法都是理论吧,怎么具体量化成每个人?
chihiro2014 小成 2025-4-6 11:36:30
拉 excel 排工时,分析难点,然后就知道需要多少了。AI 最多也就能辅助 30%,剩下再怎么样都得靠人力去堆。遇上不想干活的时候,AI 没人用,一样没进度
zhaoxj58 初学 2025-4-6 11:20:23
@mumbler 你这个鼓吹成功学的大师有啥区别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