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疫情期间离职,离职的时候在公司算得上是个技术专家,当时薪酬加上股权也算很高了。

我技术能力不错,而且和产品运营也很容易同频。和我合作过的产品运营因为业绩做得好,很多已身居要职。他们给我的需求,我总是快速支撑,设计的系统扩展性非常强。很多在别人看来难搞的事情,其实我在系统设计之初就做了冗余,总之我很擅长做这个事情。

公司发展很快,每次重要项目需要支援,需要我冲锋陷阵,我都会跑在前面。我自认为价值观很正,我是地道的老实人。

我不断琢磨管理,推进项目、管理团队、培养人。我让研发做项目前先研究业务,这样在技术的设计上能更合理。管理上,我很早就明白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不是证明自己有多强。我带出来的团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稳定了下来。战略调整,我负责的业务撤掉了,新的方向我做得并不顺心。我要做很繁琐的跨团队沟通工作,我要寻求兄弟部门的支持。我性格内敛,我觉得做这种工作比做研发工作费神一百倍。

我开始研究投资。各种基金、私募、股票、保险,全试了个遍。我开始阅读经济学书籍,研究经济周期、巴菲特、段永平。我这些年来很少有称得上偶像的人(很多是我的老师),段永平算得上是一个。辞职时,我赚到第一笔八十万,看到了成为段永平的希望,我不再内耗,提出了辞职,回到老家小城,全职投资和开始创业。

我性格其实还算比较适合投资的。我从不 all in ,亏了也不会有太强的感觉。我这些年来只重仓过三支股票,是因为我觉得只有这三家公司靠谱。我一年没几次交易,我的证券经理说基本赚不到我什么钱。我能分析情绪,不到悲观的时候很少买入。从疫情期间到如今,我已经连续几年取得了正收益,年回报也远超过了上班时的薪酬。仅仅从投资来说,我其实是比较擅长且开心的。

我逛庐山时看到山顶上有很多别墅,就动了在老家景区买一块地建房的心思。后面陆续看到很多民宿和休闲空间取得了成功,于是我开始到处考察、投资买地、设计建房。这不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先不说投资回报。首先只要牵扯到土地,就有扯不完的皮;然后找合适的建筑师,跑各种流程,找合适的施工团队;除此之外还有隔三差五的难受。媳妇说我回来几年,头发都白了很多------估计大部分是这个项目折腾出来的。

好在项目已经逐步往正轨上走了,我是一个互联网出身的人,有非常强的产品思维。我想着再花几年,把这个地方当成产品来打磨。把这里的风景优势用好,打造一个游客呆着舒服的地方,就够了。

马上 40 了,这些年折腾过太多。从硬件到软件,从后端到前端又干到运维,做过技术总监也兼职过产品经理到现在全职投资和实业。如果让我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一定会选择擅长和开心的,一定不会再选让自己心累的,人生苦短,为何不能做点开心的事情呢?
举报· 2338 次点击
登录 注册 站外分享
21 条回复  
Robertwhite 初学 4 天前
你这个风景是真的好,等我炒股赚到了足够的收益,我也想这么干,就是实业太难了 炒股有网就行,还能一边旅游一边炒股,如果能一直保持收益,我感觉是 remote 工作的升级版,可惜股市总有波动,向下的时候,没有收入来源,很难熬 这个是路过乌江时一家酒店的风景,感觉能坐这儿发呆半天 https://i.imgur.com/VqiOT6V.jpeg
JustDoIt221 小成 4 天前
很棒,感谢分享。
eironn 小成 4 天前
感谢分享,感觉很棒
McVander 初学 4 天前
@testHu #10 楼的话,很赞同。
pikko 小成 4 天前
我也是养成了购买悲观情绪的心态,不会因为没有赶上追涨而有损失情绪。 心态是投资的最好动力。
iamwilliamxin 初学 4 天前
不错,老段的十年老粉丝路过,老段真是我们的贵人
testHu 楼主 小成 4 天前
@vinceshm 是的,是收益。虽然绝对值并不大,但它的意义重大,代表我可以通过投资养活一家。
testHu 楼主 小成 4 天前
@cmdOptionKan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大公司因为更好地使用科技获得利益。例如人工智能,普通人其实很难从中获得很大的经济收益,但腾讯和字节却能利用它获取高额的利润。在美国,科技龙头近二十年的市值增长是平均值的很多倍。如果你在顶级大公司待过,而且又有农村基层办事的经验,你就会明白什么是效率。前者代表先进生产力,后者算是平均生产力,这两者相差太大。这也是好公司业绩增长远高于平均 gdp 的核心原因。 普通人要想获取科技发展的红利,参与股市并投资最优质的企业确实是很好的办法。
vinceshm 小成 4 天前
@lloovve 应该是收益 80 万吧,本金应该不止的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