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观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但身边统计学却呈现矛盾现象——亲戚朋友都在讨论"至少生一个"。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很好奇 F站同行们的真实生育选择。


▶ 我的困境:传统观念与自我认知的撕裂

  • 家庭压力:双方父母( 60 后)坚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且存在一定重男轻女残余观念
  • 现实考量:我和对象并不是很想要小孩,主要因为我不认为我能给 ta 优渥的生活,良好的教育,充足的陪伴。
  • 价值观冲突:更向往"丁克式自由",但又受困于"中国式孝顺"

▶ 发起讨论:IT 人的生育选择光谱

欢迎投票并分享具体考量因素(可多选):

  1. 🚫 坚定丁克:享受自由/担忧未来/原生家庭创伤...
  2. 👶 被动生育:完成父母期待/维系婚姻关系/社会压力...
  3. 💡 主动生育:传承基因/体验生命成长/养老投资...
  4. 暂缓计划:等财务自由/等政策完善/等职业稳定...

特别想了解:

  • 选择生育的同行,是否经历过「想生不敢生→敢生愿意生」的观念转变?触发点是什么?
  • 丁克群体如何应对「 35 岁后悔论」「养老危机论」等质疑?

▶ 延伸思考:当代码逻辑遇上生命伦理

在 GitHub 能精准控制版本迭代的我们,是否也需要建立「生育风险评估模型」?以下参数建议纳入考量:

def fertility_decision():
    经济系数 = (可支配收入 - 房贷 - 教育基金)/ 城市平均养育成本
    时间容量 = 日均非工作时间 - 通勤耗时 - 技能提升需求 - 娱乐需求
    心理建设 = 原生家庭支持度 * 伴侣责任分担系数
    社会压力 = ∑(父母期待值 + 同辈生育率 + 政策激励)
    return 综合评估指数
举报· 4219 次点击
登录 注册 站外分享
39 条回复  
fffq 小成 6 天前
没有人帮带,就别生,否则忙到飞起
kristofer 小成 6 天前
@cmdOptionKana #29 同意。物质上的丰富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爱。没有爱,你给孩子再多的物质条件,那也是可悲的童年。 没有什么有钱才能生孩子,每天都在比比比,哪有头,一山更比一山高。现在大多数人都以为我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好的学校才能让孩子幸福,这不就是老一辈的那套自以为的“都是为你好”吗。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爱,没有爱才不建议生。V 站好多朋友其实童年中并没有爱,这种童年记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让他走上了父母的老路而不自知。
forisra 初学 6 天前
我不生的问题第一个主要是懒,不想因为寻找配偶(彩礼,买车买房)以及养育小孩严重降低我的生活质量。 第二的原因就是性格问题了。工作之后我发现我父母那种对他人的控制欲和习惯性 PUA 我也继承到了。我生了小孩大概率养育一个翻版的自己,长期来看对这个社会也是有害的。所以从不如从源头解决问题。
jccily 楼主 小成 6 天前
@mywei1989 #32 是的,你提到的社会环境也是潜意识里影响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hancai2 小成 6 天前
如果不考虑经济问题,我想生 2-3 个...
jccily 楼主 小成 6 天前
@cmdOptionKana #29 感谢,你的观点很深刻,我一直想找一个情感理想与现实压力间的平衡点。我可能要先向内剖析一下自己“爱不爱孩子”。
jasperv 初学 6 天前
生育率走低不关你事啊。想生的就会生,不想生的不省,都没啥。
mywei1989 小成 6 天前
别生 但凡你个人感受到一丝生育压力那一刻开始(经济压力,父母或社会压力),这个(被动)选择的生育就一定不会是开心的(痛苦大于快乐),这是本质 其他的讨论什么丧失自我,因为养娃侵占了自己的时间,这都是表象 其实,在中国社会,生娃就是对抗一切的.想想这几点: 1.现在的工作环境,如果是打工的,工作时长,工作环境就是反生娃的. 2.现在的社会福利与劳工保障,也是反生娃的 3.现在的教育环境,也是反生娃的 4.现在的医疗环境,也是反生娃的 你如果有钱到可以对抗这一切,那或许可以,如果不行,那绝对就是被侵占本就很少的自由的空间(时间)
cmdOptionKana 初学 6 天前
对于小孩来说,穷日子根本不可怕,我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与现在的 90 后、00 后相比,穷到他们无法想象,但其实物质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大,如果突然变富裕、又突然变贫穷,这种变化是很伤人,但小孩从出生开始就保持相对稳定的物质条件,就没什么特别感受。
1234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