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 税”的思考

LZYMichael · 2024-11-14 18:41:42 · 105 次点击

背景

最近在修改小论文时,我频繁使用 Claude 进行长篇对话,这让我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免费账户的额度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了。作为一名大语言模型的重度用户,从 GPT 和 Claude 诞生之初就开始使用,并在实习期间参与过大语言模型的落地项目,我对这些 AI 工具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知。

订阅的决策过程

此前我一直没有订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国内订阅渠道受限,存在被封禁风险;
  2. 免费账户基本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3. 原计划等到明年大论文完成后,自建梯子再进行订阅。

然而,最近的高强度使用迫使我不得不提前考虑订阅方案。经过调研,主流的订阅途径有两种:

1.虚拟卡+支付宝充值

  • 优点:操作简单直接
  • 缺点:需要支付开卡费,存在充值抽水,可能有跑路风险

2.Visa 卡+Google Play

  • 优点:避开第三方平台,相对安全
  • 缺点:操作流程较为复杂

得益于此前在 Coursera 学习时办理的工行校园 Visa 卡,以及一直谨慎维护的 Google 账号,我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整个订阅过程耗时约 15 分钟,主要时间花在与银行沟通信用卡额度上,总体还算顺利。

价值与定价的思考

每月 20 美元的订阅费用,对比它为我节省的时间和提供的价值,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投资。让我们对比一下我的其他月度必需品开支:

  1. 手机话费(校园套餐):38 元/月
  2. 牛奶( 1L 装):75 元/月
  3. 咖啡(自购咖啡豆手冲):110 元/月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

  1. 通信服务背后是数十万人的运营商团队,需要维护大量的基础设施;
  2. 牛奶和咖啡分别依赖于畜牧业和种植业,产业链长但利润率较低;
  3. 相比之下,Claude 和 OpenAI 的团队规模都不到 1000 人,主要成本来自算力和研发,且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模型一旦训练完成,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结语

对我而言,这些消费品的重要性排序是: 话费 = Claude > 咖啡 = 牛奶

令人惊叹的是,一个在 2022 年底才出现的产品,短短两年内就发展到了让人们心甘情愿、甚至想方设法去支付"AI 税"的地步。

举报· 105 次点击
登录 注册 站外分享
快来抢沙发
0 条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