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开始推《传习录》了,而我在之前就有了解过王阳明和心学,却不是从《传习录》开始的。我也不认为阳明心学是积极的普世价值,而是让人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平的鸡汤,亦可以让人努力改变自我的鸡血。
为什么会有心学
在王守仁的时代,主流儒学是程朱理学,而理学,亦称为道学,顾炎武说:“宋明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也”。二程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当然还有其他非主流的宋明理学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三苏的蜀学(三教合一),陆九渊的心学(心即理)。
作为状元的儿子,王守仁是有资格骄傲的,从小立志当圣人,十五岁还没有考取功名,就屡次试图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被父亲斥为狂妄,那时候的王守仁就对军事感兴趣。十七岁结婚当天跑去和道士聊了一天养生术,第二天被岳父寻回。十八岁格物致知,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最后病倒了。
后来被廷杖四十贬去龙场当驿丞,从北京一下子到贵州,对他是很大的打击,之前的风光如梦幻泡影就这样破了。如此大的落差,他内心还是想尽快回到北京的,成圣是他能想到最快的方式。前面说到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禅学也”,心学也是理学之一,自然也接纳三教合一,心即理,而龙场悟道,悟的就是心外无物,对立的就是朱熹的理学。
心学中的儒释道
理学从二程提出天理开始,就已经不是以前的儒了,从罢黜百家到北宋这么多年,本土道教和外来的佛教一直在冲击儒在帝王面前的地位,变通就是提倡三教合一,给道换个名字叫理,不断尝试用儒的方式去解释如何存天理灭人欲,行与知的关系。
心学的心即理,心外无物,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与六祖的:“本自具足”相通。
阳明心学讲了什么
如果去读《传习录》,会发现一直都在用问答的方式解答,核心内容都被打散了,换个角度,用上面的已知条件结合《王阳明四句教》,核心主旨就显露出来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因为心外无物,只需要内求人人皆可成圣贤
-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知是不一样,所以需要致良知作为心中的天理
- 要形成良知知善恶,就要向内格物,目的是为善去恶,而非朱熹说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 提出知行合一也是只是在否定朱熹的知和行是有先后之分的理解,至于现在的人觉得是知道就要行动就要鞭策自己努力,姑且也算正确吧,至少正能量嘛;然而本来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
经过前面那么长的铺垫,得到上面四步,就是阳明心学想要表达的最初意思,至于现在传得神乎其神的因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所以龙场悟道后做了很多大事,大家就当听个乐子。王阳明15岁时就想着给皇帝提方案平乱了,打小就对军事有兴趣,不是悟道后突然变成诸葛亮的。
最后
给大家前面提的鸡汤和鸡血还是要说清楚的。
每个人的认知框架和认知边界都是不一样的,会形成各自的良知,形成鸡汤的原因是:当把内求理解为内心的自我建设,看淡外界的纷扰,发现自己变得容易满足,自然就不想奋斗什么的了,当条知足的咸鱼也未尝不可;鸡血的原因是:把知行合一理解为认知与行动要统一,就给自己立了个标杆和目标,然后在良知的边界内努力朝着目标努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理,在不读王阳明心学之前我们不就是如此吗?每个人都是在以自己的良知在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