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帖子里,俨然的立场决定思考: 一波非弱视群体,觉得弱视司机带来了驾驶的风险,简直觉得弱视就是看不懂红绿灯,避之不及 一波弱视群体,深感歧视,情绪激愤,不断进行科普,99.9% 生活场景和常人无异
这里首先理清一个法理逻辑: 一个人合法获得驾照,那就是有完全的开车的资格,这是一个离散的 0/1 ,不是 0 - 1 的分数 否则,高矮胖瘦,年龄性别,都可以是优势或者劣势(常识来说:高肯定视野好一点,年轻人反应力更强等等)
那法理上,依靠什么来实施呢?标准清晰可执行,统一化 这在弱视判定是,明显没做到的,看那个帖子,不同地方的检测标准差异大得很
没有标准导致什么问题呢: 1. 懒政:谨慎的医生,给你严苛检查,过不了直接打走,反正我没犯错 2. 腐败:贪心的医生,200 收下,你又不是红绿色盲,没多大事
那么回到问题本质:弱视(非红绿色盲)对驾驶到底有没有带来风险呢? 这个问题,尤其是程序员群体,其实应该更敏感的,那就是数据! a/b test ,抽样,数据分析,大家熟悉吧
驾驶员都有体检,身高体重年龄弱视全有记录,出事故,一样都是有数据记录 把事故责任方,按照是否弱视(弱视本身是个很随机的因素)区分,两者之间关联度如何
倘若:数据证明:弱视群体,作为事故责任方比普通人高 X%,那么判断是否要严格限制弱视人员获得驾驶证 这个 X ,可以 5%,10% 等等,同理:年龄、体重都可以如此,X 多少,作为讨论空间
这才是科学之道,而不是莫名的因素决定你的立场 |
|